| 走近合肥市兒童福利院里的“陽光媽媽” |
| 2024-05-13 08:30:33 稿件來源:人民網(wǎng)-安徽頻道 |
合肥市兒童福利院,是200多個在院孤棄孩子的家,其中98%的孩子患有殘疾。因出生缺陷,他們大多在啼哭中被拋下,各有各的故事和傷。然而,有這樣一群特殊的“陽光媽媽”,她們身兼多職,是康復(fù)師、老師、家長,更是孩子們生活里的光。 因愛結(jié)緣讓孤殘兒童有了家 雖非親骨肉,依然父母心。一聽到“陽光媽媽”的聲音,孩子們便揚著笑臉,扯著嗓門撒著嬌,喊著“媽媽”要“抱抱”、牽“手手”,鄭勇便是其中的一位。 2009年2月,鄭勇與丈夫史德義一起來到位于合肥市兒童福利院的“陽光家園”,在這里組建了一個“愛心家庭”,承擔了養(yǎng)育5個孤殘兒童的責任。彼時,鄭勇夫妻倆還有個正在上初中的兒子,一天24小時,一年365天,“愛心媽媽”有的時候為了照顧福利院的孩子,而顧不上自己的孩子。名義上,這是一份工作,實際上,這份工作沒有休息日,甚至“下班”時間都沒有。 “我父親在我9歲那年就去世了,此后,逢年過節(jié),母親都會在餐桌上擺放一個空碗,以此紀念父親,所以,我一直覺得家庭和親情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(guān)重要?!彼貞洠谝淮闻既坏臋C會下,她看到福利院招聘“陽光媽媽”,便抱著試試看的態(tài)度來到這里。 也許是天生的母愛,抑或觸動于孤殘兒童的不幸遭遇,在見到福利院的孩子們后,鄭勇便下定決心把“家”搬進了福利院,開始照顧起5個孤殘兒童的日常生活。 在三室兩廳的房子里,墻上掛著全家福和許多孩子們歡樂的瞬間,客廳擺放著各種玩具和書籍,一盆盆綠植也被養(yǎng)護得生機勃發(fā)。電視柜上,整齊地擺著5個孩子的成長檔案記錄冊。 守護孤獨的“斷翅”天使 對于“媽媽”這個崗位,鄭勇并不陌生。但“陽光家園”里的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身體或智力缺陷,照顧好他們也并非易事?!懊總€小孩情況都不一樣,需要時刻在身邊看護,除了照顧孩子的日常飲食起居,陪伴孩子的周末時光,還需要根據(jù)孩子的身體情況,掌握一定的護理和康復(fù)技能,并時時留心孩子疾病復(fù)發(fā)等意外狀況?!编嵱抡f。 小娜就是其中之一,患有唐氏綜合征,智力發(fā)育遲緩,當時雖然已經(jīng)6歲,卻常常大小便都不能自理。那年4月的一個清晨,鄭勇剛起床,來到洗手間,看到小娜自己坐在馬桶上,洗臉毛巾放在面盆里。 剛開始,鄭勇心里感覺很高興,以為前段時間鍛煉她坐馬桶,終于有效果了。可是,當她的手觸碰到毛巾時,一些稀稀的大便就順著她的手指溜了出來……一時間,鄭勇不知所措,委屈地哭了起來,心里也打起了“退堂鼓”。 丈夫在一旁安慰她:“他們都是特殊的孩子,我們的任務(wù)就是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,再說,這孩子今天都知道坐馬桶了,你這些天的辛苦沒白費,應(yīng)該高興??!” 心情平復(fù)后,鄭勇和丈夫決定,再堅持一下試試。這一堅持,就是15年。至今,夫妻倆已累計在這里撫養(yǎng)了26個孩子。 “每當有孩子被領(lǐng)養(yǎng)走,我心里既高興又失落,高興的是,孩子們向著回歸社會的方向又進了一步。失落的是,原來朝夕相伴的孩子就要分別了。” 成為孩子們“隱形的翅膀” 5月9日中午11點20分,下課鈴響,鄭勇和丈夫早已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等著孩子們放學到家。 喂慶慶(化名)吃完西紅柿雞蛋拌飯后,鄭勇又開始端著小飯碗,一邊繼續(xù)喂旁邊的秦秦(化名)吃飯,一邊唱著童謠逗他:“小兔子乖乖,把門開開......”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在鄭勇夫婦眼前上演。 “現(xiàn)在我們帶4個孩子,慶慶和秦秦還只有三、五歲,操心的會多點,兩個大的就懂事多了,會幫著做家務(wù),分擔我們的壓力。”鄭勇說,如今,她自己的兒子已經(jīng)成家立業(yè),還會經(jīng)常帶吃的喝的來看他們,和這些孩子也打成一片。 目前,在合肥市兒童福利院“陽光家園”,像史德義、鄭勇夫婦這樣的愛心“爸媽”一共有12對,她們與60名孤殘兒童組成了12戶家庭。 早在2001年,為了讓孤殘兒童感受“家”的溫暖,在“父母”的關(guān)愛中成長,合肥市兒童福利院在全國首創(chuàng)機構(gòu)形態(tài)下的雙親家庭養(yǎng)育模式——“陽光村”,2009年,又進一步發(fā)展成為“陽光家園”類家庭養(yǎng)育模式。 一來二往之間,“陽光家園”給孤殘兒童營造了穩(wěn)定、溫馨的家庭生活氛圍,孩子們不僅有了“爸爸”“媽媽”的陪伴和照顧,也在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中學會了彼此關(guān)心和幫助,為他們順利回歸社會奠定良好基礎(chǔ)。 據(jù)統(tǒng)計,自2001年以來,“陽光家園”已經(jīng)養(yǎng)育了300余名孤殘兒童,其中80余名兒童順利就讀社會學校。3人接受了高等教育,打開進入社會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的大門。 臨近采訪結(jié)束,鄭勇夫妻倆在孩子吃完飯后,才得空吃上幾口飯。她說,做好這份工作就要有大愛之心,應(yīng)時刻用愛心、耐心、責任心呵護每一個生命,讓每一個孩子生活得更有尊嚴和意義。 記者:呂歡歡 陶濤 |